Skip to content
  • +603-4288 0128
  • booking@sunbriztravel.com
  • 43A, JLN Panda Indah 4/6b
  • SunBriz Travel
  • Home
    • About Us
    • Contact Us
  • Domestic Tour
    • Bus Tour
    • Package
    • Theme Travel
  • Oversea Tour
  • Promotion
  • Blog
  • Home
    • About Us
    • Contact Us
  • Domestic Tour
    • Bus Tour
    • Package
    • Theme Travel
  • Oversea Tour
  • Promotion
  • Blog
吉隆坡必去博物馆
  • December 31, 2024
  • Alice Fong

马来西亚国家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国家博物馆座落在吉隆坡市中心,由建筑师 Ho Kok Hoe 设计,1962年动工建设,并于1963年8月31日建成开放,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马来西亚国家博物馆的设计以马来宫殿及传统雕刻技艺为特色。

国家博物馆里的藏品涵盖史前文物、旧石器时代工具、兵器、手工艺品等,致力于保存与展现马来西亚的历史和传统文化。

建筑物外面的图墙呈现出马来西亚的历史发展,整座博物馆由26根混凝土柱子支撑着,两侧各有13根柱子代表着马来西亚的13个州属。

博物馆的第一层的中央大厅设有四个常设展厅,即“史前史展厅”、“马来王国展厅”、“殖民时期展厅”以及“今日的马来西亚展厅”。

Galeri A: 史前史展厅
Galeri B: 马来王国展厅
Galeri C: 殖民时期展厅
Galeri D: 今日的马来西亚展厅

“史前史展厅”展示着旧石器时代,马来西亚所在地区的人类生活痕迹,展厅内有一副近乎完整的人类骨骼,经推测是1万年至1.1万年前在这里挖掘出土,亦被认为是东南亚地区迄今发现最古老人类骨骼。

“马来王国展厅”介绍了印度文明对马来群岛的影响以及马来王国的形成过程。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马六甲王朝”,在这个王朝时期,伊斯兰教被定为国教,同时也是马来-伊斯兰(Malay-Islamic)文明的黄金时代。

这尊观世音菩萨像于 1936 年在霹雳州美罗盎格鲁东方公司的一个锡矿中被发现。它由青铜制成,有八只手,但其中一只已破损。根据年代测定,该雕像估计存在于公元7世纪至12世纪的印度教佛教文明时期。雕像重140磅,高93厘米。
船头采用菠萝蜜木制成,形如龙头,上面雕刻着豌豆卷须图案,云朵形状。它被用来装饰马来皇家船只的船头。这艘船的船头属于19世纪末的彭亨王室。估计已有100多岁了。

“殖民时期展览厅”揭示了从1511年葡萄牙人征服马六甲开始,外国列强在马来亚的统治和殖民历史。这一系列的入侵,相继的外国列强导致了荷兰、英国和日本的殖民统治,以及暹罗的不断殖民。威胁要殖民马来土地。 

英国人复制并重印了某些类型的日本纸币,以通知马来亚人民日本的占领即将结束。
据说这把剑曾于 1875 年在巴西沙叻刺杀 JWW Birch 时使用。
Flor De La Mar 号是 1511 年负责征服马六甲的葡萄牙舰队的一艘船。这艘船是阿方索·德·阿尔伯克基完成征服并建立后于 1512 年 1 月 20 日参加回程的船只之一。
1993年,在森美兰州马六甲海峡水域班比克浅滩的水下研究和挖掘过程中,在NASSAU(荷兰东印度公司)沉船残骸上发现了一个Bellarmine(Rhenish Bartmann Krug)饮料容器。

马来土地吸引外国列强的主要因素是其位于马六甲海峡交汇处、东西方贸易路线之间的战略地位及其土地的财富。他们开始主导香料贸易并开采地球上的产品,尤其是18世纪初工业革命爆发期间欧洲对锡的需求量很大。外国列强对这个国家的统治持续了超过一年。 500年。在此期间,国家的财富被没收,当地儿童受到压迫,权利被剥夺,导致人们意识到站起来捍卫自己祖国的至高无上。 这个展厅还展示了殖民主义者从政治、社会和经济方面带来和留下的影响和变化。

“今日的马来西亚”展厅展示了由民族人物开创的民族主义运动的历史,直至 1946 年成立马来民族统一组织或巫统(马来民族统一组织)。

经过各族各党派的斗争,直到1957年8月31日这个国家最终通过谈判桌重新获得独立,成为一个自由和主权国家。 1963 年 9 月 16 日,该国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将沙巴、砂拉越和新加坡纳入其中(1963-1965 年)。该画廊还展示了该国独立后直至 1963 年马来西亚成立以及当今所取得的成就。

1957 年独立第一封信的封面
一支绿色/银色的派克钢笔,上面刻有“1957年马来亚联邦协议”字样,用于签署《马来亚联邦独立协议》。

种族团结、君主立宪制和议会民主制支持的政治稳定以及令人自豪的国家成就,包括现代、大型和摩天大楼的物质发展,也都在这个画廊中展示。马来西亚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通过马来人、华人、印度人以及沙巴和砂拉越原住民等马来西亚种族的传统服装展览得以展示。

马来西亚国家银行博物馆和艺术画廊(Bank Negara Malaysia Museum and Art Gallery)

马来西亚国家银行博物馆和画廊于2011年开放,拥有着国家银行从1962年至今收藏的超过1500件艺术作品。

马来西亚国家银行(Bank Negara Malaysia,BNM)成立于1959年,是马来西亚中央银行,拥有货币发行权,主要职责包括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监督并管制全国银行的金融活动。

马来西亚国家银行博物馆和画廊共有3层,其中分为六个展厅,即“伊斯兰金融厅”、“马来西亚国家银行厅”、“经济学展厅”、“儿童厅”、“钱币展厅”和“艺术展厅”。

“伊斯兰金融厅”展示伊斯兰世界贸易史,探索早期伊斯兰商业和金融概念。

探索基于伊斯兰原则的早期贸易和金融概念,这些概念起源于中东,然后传播到欧洲,现在覆盖整个世界。伙伴关系的概念、公司的组建和纸质支票的使用都是已经发展了数千年的创新。

“马来西亚国家银行厅”介绍国家银行的使命和责任,在维持经济金融秩序方面扮演的重要责任。

了解马来西亚国家银行在确保国家金融稳定和经济繁荣方面的重要职能、角色和责任。这个内容丰富且有趣的展览解释了马来西亚国家银行员工的各种职能和贡献。

“儿童厅”主要以“储蓄、消费、共享”为理念,向儿童参观者提供正确的经济概念。

这个画廊充满了以“保存、购物和分享”为主题的互动游戏,是一个独特的儿童非正式金融学习中心。体验装饰有各种系列和面额钞票的 “百万令吉隧道”。

“钱币展厅”展出来自全球多个国家的钱币,展现世界货币的发展史。

探索货币的早期历史,追溯到各种形状和大小的物体被普遍接受为该地区货币的时代。享受“易货交易”游戏,探索“硬币”的独特性,并观看有趣的世界货币展览。

“艺术展厅”主要为马来西亚国家银行艺术收藏厅,面积超过900平方米,主要展示马来西亚国家银行收藏的油画、版画、素描、雕塑作品等等。

艺术画廊轮流展示马来西亚国家银行的艺术收藏。它由绘画、版画、素描和雕塑组成,突出了国家的发展和中央银行对艺术的支持。其中突出的包括早期艺术家,如 Mohd Hoessein Enas、Yong Mun Sen、Chuah Thean Teng、Syed Ahmad Jamal、Ibrahim Hussein 以及当今的年轻艺术家。

“经济学展厅”主要以大型报章展示了马来西亚的经济史,让我们从中了解我国经济的基础。

了解经济政策如何影响国家的发展,探索马来西亚从独立到现在的经济发展。除此之外,还了解马来西亚在全球经济中的角色及其在金融体系中的成就。

马来西亚国家美术馆(Balai Seni Visual Negara)

1954年,马来亚联邦艺术委员会提出建立一座国家美术馆,并落实成功。1958年,马来亚脱离英国独立一周年之际,国家美术馆正式建成并向公众开放。马来西亚国家美术馆一共分为3层7个展厅。除了艺术作品,美术馆还拥有约4500本艺术出版物,展现了大约500名本土艺术家的背景和艺术成就。

马来西亚国家美术馆是马来西亚最重要的美术馆之一,里面收藏了大约2500件作品,包括油画、素描、水彩、版画、雕塑、装置、摄影等等,致力于保存和推广本地艺术发展。

相机博物馆(The Camera Museum)

在繁华的吉隆坡核心地带金三角Bukit Bintang,有一个隐秘又充满复古气息的相机博物馆。这个相机博物馆坐落在喧嚣的都市区域中的一家酒店内,是爱好摄影者的打卡景点。

这个以相机为主题的Gold3 Boutique酒店大厅内,室内设计主要是金属色系,轻奢时尚有充满怀旧气息。一道以相机为装饰的墙壁非常独特,旁边就是通往2楼的复古相机博物馆。

相机博物馆就像一个80年代的老旧摄影店,空间不大,但展示着一百多台不同样式的古董相机。

相机博物馆中央有一处是复古冲洗店的收银区,展示着收银台机、老旧日历、复古式电话、时钟、收音机。旁边的橱窗上摆放着许多部复古照相机,无论是手动照相机、木制照相机、折叠式照相机、胶片照相机,每一台照相机都仿佛带着历史的痕迹走过这些年代。

此外,博物馆内还有一处冲洗胶片房。在微弱的灯光下,这个胶片房让我们看见了冲洗照片的步骤、黑白照片以及许多胶片卷。这些照片记录了历史的瞬间,更让我们感受到摄影的重要性。

在这个相机博物馆内,每一台照相机都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摄影技术的发展历程。如果你也爱好摄影,不妨到这个复古相机博物馆来探索每一台相机承载着的时光记忆和故事吧!

原住民工艺博物馆(Orang Asli Crafts Museum)

原住民工艺博物馆毗邻国家博物馆,建筑物的设计也和国家博物馆相似。

原住民是居住在马来西亚半岛村庄边缘、小镇、沿海地区或农村地区的土著族群。他们的生活方式多由他们的祖辈传承下来。原住民主要分为三大族群,即半岛北部的Negrito、中部的Senoi和南部的Melayu Proto。不同的土著族群有着不一样的语言和生活方式,住所、面貌特征和肤色都各不相同。

原住民擅长制作各种手工艺品,而且这些传统手工艺品代代相传,并与他们所居住的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既实用又精美的手工艺品的持续制作对于保护和传承马来西亚原住民的文化遗产至关重要。

因此,原住民工艺博物馆致力于发展马来西亚半岛地区原住民的传统文化遗产。博物馆内收藏的工艺品与原住民的生活方式、文化和信仰有关,更涵盖了神话传说、雕刻的象征意义和手工艺品上的图腾。

原住民工艺博物馆分设多个主题展厅,涵盖了原住民的起源、族群与人口分布、面具雕刻、雕像、狩猎工具、捕鱼工具、丧葬礼仪、乐器、传统服饰和配件、编织品等等。这些独特风格的工艺品都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认可。

马来西亚华人博物馆(Malaysian Chinese Museum)

马来西亚华人博物馆从2018年5月1日开始开放让大众参观,是我国第一家全面展示马来西亚华人历史的博物馆。这座博物馆位于雪兰莪州Sri Kembangan华总大厦内的第一层楼,建筑物面积达到10550平方尺。华人博物馆共设有14个常设展厅,具有超过一千件的馆藏珍品。

为了让来自不同国家、不同群体、不同阶层的民众可以认识马来西亚华人社会,这座博物馆通过三语文字和QR扫码语音导览,结合了场景重现、微雕艺术、多媒体展示等多种方法,向到访者述说华人先辈当初下南洋到这里谋生、进而落地生根并参与国家发展与建设的历程。

无论是高桩舞狮、廿四节令鼓,亦或是传统的海南咖啡店或打金行,都是这座华人博物馆的展览亮点。不但如此,华人博物馆内的场景是专业学术团队和设计团队精心打造的,让参观者在参观过程中重现当时的情景,感受到视觉、听觉和触觉这三方面的冲击,仿佛瞬间穿越时空到那个年代去体验当时的场景。

此外,华人博物馆也是马来西亚首家使用了增强现实技术(AR)的博物馆。参观者只需要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唤出”古人一起合照,非常有趣!马来西亚华人博物馆打破博物馆沉闷的印象,至今已有超过1万2000人参观。除了本地人和学生团,还有来袭中国的游客和澳洲的考察队伍,绝对是一个鲜活有趣的学堂。

华人博物馆布置展示了好的历史,负面的历史也有记载,如华人私会党、日本占领时期的慰安妇、共产党等历史都真实地展现出来。

三言两语不足以道尽马来西亚华人博物馆内收藏的历史真相,对我们华人历史有兴趣的朋友一定要亲自来探索这个博物馆,探寻本土化人文化并深入地了解大马华人的奋斗史。

马来西亚皇家警察博物馆(Muzium Polis Diraja Malaysia)

马来西亚皇家警察博物馆是一座展示马来西亚皇家警察历史的博物馆,位于吉隆坡。最初的皇家警察博物馆于1958年在警察培训中心(PULAPOL)警司PB Gerry Waller的监督下建成,并于1961年1月9日由我国第三任最高元首揭幕。目前的皇家警察博物馆所在地,是为了容纳日益增多的文物而搬迁过来的。

这里展示了我国皇家警察自英国殖民地统治时期成立以来直至1970年代的历史。

不止这样,马来西亚皇家警察博物馆还展示了数千件与犯罪及其预防工作有关的物品。

皇家警察博物馆内还展示了马来西亚皇家警察使用过的武器及警员们所获得的一系列奖项,其中包括Seri Pahlawan Gagah Perkasa奖章、Gagah Berani奖章、服务奖章、国家警察奖章等等。

皇家博物馆主要分为三个展览厅。A展览厅介绍了马来苏丹国初期警务工作的开展方式,例如天猛公当时不但担任警察局长和监狱长,还承担许多职责。这个展览厅还模拟了当时马六甲老街道,让参观者了解到葡萄牙和荷兰殖民时期的警务制度,然后到英殖民时代,即今天的皇家警察的起源。B展览厅详细地介绍了马来亚和海峡殖民地、马来联邦、非马来联邦。C展览厅涵盖了马来亚紧急状态时,并描述了牺牲和斗争方面,警员们取得的成功。

博物馆外除了展示着装甲车(GMC)、雪貂侦察车、Sankey、CESSNA飞机、大炮、海船PA4等,还有警察使用的车辆。

马来世界民族学博物馆(The Malay World Ethnology Museum)

马来世界民族学博物馆与马来西亚国家博物馆毗邻,同时也是与原住民工艺博物馆共用一栋建筑。博物馆的外观设计体现了马来传统建筑样式,但展览厅的空间不大,仅有一层。

这座博物馆于2002年3月开始向外开放。马来西亚世界民族学博物馆常设展览从宗教、文化、传统手工艺、游戏活动等各方面展示马来社会的文化习俗。展览馆的展览品包括了用于婚礼、文艺表演的多种马来传统乐器、马来短剑、大炮、火枪武器、银制品、黄铜制品、乌银餐具、陀螺、风筝、马来播棋等休闲娱乐物件。

除此之外,馆内的珍藏品还有16世界马来半岛东海岸统治者 Cik Siti Wan Kembang的服饰、霹雳州的婚礼台、皮影戏、一系列的船只模型等等。这些珍藏品来自多个国家,是非常值得一看的史料。除了实物资料,馆内展厅现场还通过立体模型重现马来社会的生活、民俗或娱乐场景,如马来传统村落、马来婚礼现场、皮影戏剧场、月亮风筝的制作现场等等。

想了解更多有关马来世界民族学的知识,来这里参观肯定会让你大开眼界哦!

国家纺织博物馆(National Textile Museum)

国家纺织博物馆于2010年1月9日对外开放,位于吉隆坡市中心独立广场南侧,毗邻苏丹阿都沙末大厦,占地面积3259平方米,由英国建筑师 Arthur Charles Alfred Norman设计,是一座英殖民时期印度撒拉逊风格(Indo-Saracenic)建筑。

国家纺织博物馆共有两层,分为4个常设展厅和1个临时展厅,主要展示马来西亚传统服装和配饰、面料以及纺织技术的发展史。

“Pohon Budi”展览厅展示着马来西亚纺织品从史前至今的发展,并介绍如何利用工具、材料和传统技艺来完成编织、刺绣、蜡染、串珠等工作。

“Ratna Sari”展览厅展示着我国民族所拥有的各式各样的珠宝及装饰品,包括网管、耳坠、发夹、项链、手镯、腰带扣子等。这些珠宝以金、银、铜、珠宝和植物制成。

“Pelangi”展览厅陈列了马来西亚在多远民族背景下的各种服饰,其中包括了马六甲峇峇娘惹的丝绸和金丝缎、沙巴和砂拉越的手工编织品、印度人的沙丽等。

“Teluk Berantai”展览厅以Songket制成的手工纺织品为主,展品有梭织布、丝带布、机织布、印金布等。Songket以金银丝线、蚕丝线、棉线织成,是我国最名贵的布料。

电讯博物馆(Telekom Museum)

马来西亚电讯博物馆于1928年建成,是一座新古典式希腊风格的建筑物,隶属马来西亚电讯公司(Telekom Malaysia),最初用作当爹电话交换台。

1989年,马来西亚电讯公司决定将这座建筑改造为博物馆,并于1994年正式对外开放。电讯博物馆的成立宗旨是从历史和社会的角度,帮助参观者了解电信行业对国家、人民以及经济的重要性。

电话交换台复原场景

马来西亚电讯行业可追溯回1870年。当时马来半岛铺设第一条海底电缆,并引入早期的电报系统。电讯博物馆内展示着19世纪电报和电话的诞生后的现代电信通讯,展示许多老式电讯设备,从摩尔斯电码发报机到目前的电讯行业发展历史。

吉隆坡城市规划展览馆(Kuala Lumpur City Gallery)

吉隆坡城市展览馆位于独立广场南部的大旗杆附近,于2012年正式向外开放让公众参观。吉隆坡城市展览馆占地3000平方米,共有2层6个展厅。展览馆外观和内部装修具有摩尔式建筑和新文艺复兴建筑的风格特色,内部空间广阔。

吉隆坡城市展览馆通过照片、版画和建筑模型等形式,展示吉隆坡这座繁华的城市的历史和未来规划愿景。吉隆坡城市展览馆是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建筑物,建于1899年。这个建筑物最初时是英国殖民政府印务局,过后转用作劳工部办公室、城市邮政安全办公室以及吉隆坡纪念图书馆。

一号展览厅通过版画、照片和文字讲述吉隆坡的历史,回顾吉隆坡从19世纪的锡矿城镇发展成英国殖民统治时期马来亚联邦的中心城市。此外,这里还有借助多媒体形式呈现马来西亚独立宣言的录音、第16届英联邦运动会的视频等等。

二号、三号展览厅主要展示吉隆坡城市模型,包括国家石油双峰塔、独立广场、唐人街等地标建筑。这里还有一个重点展示品是反映了吉隆坡全貌“The Spectacular City Model Show”城市建筑模型。整个模型长15米、宽12米,由超过五千个微缩建筑组成,展现吉隆坡这座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该展览馆由马来西亚建筑模型及旅游纪念品制造商“拱门木雕艺术坊”(ARCH)建立运营,并于2012年对外开放,主要目的是介绍吉隆坡的城市文化与建筑遗产。每款产品都由技艺精湛的工匠精心打造,雕刻工艺在质地柔软的木皮上完成,框架则采用质地较硬的马来西亚木材。

四号展厅是手作区。工艺师们现场展示如何制作具有民族风格的木雕艺术品。

五号和六号展厅内有DIY制作体验区和纪念品售卖区,参观者可以在这里亲手制作纪念品或给亲友们挑选伴手礼。

马来西亚伊斯兰艺术博物馆(Islamic Arts Museum Malaysia)

马来西亚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占地3万平方米,是东南亚地区规模最大的伊斯兰主题博物馆,于1998年对外开放让公众参观。

该博物馆收藏了超过7000件文物与艺术品,重要展览品包括了“世界最大的麦加大清真寺模型”、“17世纪奥斯曼短剑”、“15世纪马穆鲁克大理石柱”、“14世纪以阿拉伯语书写的占星书”等。

马来西亚伊斯兰艺术博物馆的入口处遵循伊斯兰传统建筑中的“伊万”(Iwan)设计,即铺设印满古兰经文字的伊朗花纹。

这座博物馆共分为2层12个展厅进行常设展示,另外有2个展厅作为举办临时展览之用。

一层5个展厅分别以建筑、古兰经与手稿、印度、中国、马来为主题。二层7个展厅分别以纺织品、珠宝、兵器、钱币与印章、金属器、木雕、陶瓷器为主题。

其中,“古兰经与手稿”展厅是博物馆的核心展厅之一,主要展览品包括了公元9-10世纪的蓝底金字古兰经手稿、14世纪以阿拉伯语书写的占星书、18世纪的伊斯兰书法家文凭证明等 。

其中,“古兰经与手稿”展厅是博物馆的核心展厅之一,主要展览品包括了公元9-10世纪的蓝底金字古兰经手稿、14世纪以阿拉伯语书写的占星书、18世纪的伊斯兰书法家文凭证明等 。

“印度、中国和马来展厅”则分别展示了从这些国家收集而来的伊斯兰主题藏品,例如印度镶钻珐琅金项链、以阿拉伯语作为纹饰的毛笔缸、19世纪金顶银身槟榔盒、印度尼西亚“克里斯”匕首等。

“珠宝”展厅主要展示来自土库曼部落、印度莫卧儿王朝、伊朗卡扎尔王朝的珠宝首饰。重要展品有摩洛哥宝石皇冠、南印度的金项链等。

“钱币与印章”展厅通过展示伊斯兰世界的货币流通,回顾王朝的更替。重要展品包括了公元7世纪末的倭马亚王朝“第纳尔金币”(Gole Dinar)、14世纪的银色环形印章(Silver Ring With Seal)等。

想要探索一个国家或族群的历史与追溯其根源文化,参观博物馆是最适合不过了!在参观这些珍贵收藏品的博物馆内,往往能让我们对历史、文化和习俗有更深入的了解,更赞叹这些国家与族群保存历史根源所付出的努力!

Share:

Facebook
WhatsApp

More Posts

5天4晚 熊猫基地-成都-人均不到RM2000

sunbrizholidays 18/01/2025
Read More »

内蒙古有多美?盘点《再见爱人4》里的绝美风景~

Alice Fong 13/01/2025
Read More »

2025年东海岸海龟保护活动

Alice Fong 06/01/2025
Read More »

KLIA试行二维码通关 仅大马公民可使用

Alice Fong 04/01/2025
Read More »

哀悼韩国空难: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勇者常在

Alice Fong 02/01/2025
Read More »

Send Us A Message

PrevPrevious2024年12月16日无护照通关来了!
Next旅行社报价背后的秘密!Next

SUNBRIZ HOLIDAYS & EVENTS SDN.BHD

Co.No.885463-H, KPK6104

TOURISM INFO Working Hours:

  • (MON - FRI) 09:00 a.m. - 05:30 p.m. 
  • (SAT) 09:00 a.m. - 01:00 p.m.

ADDRESS (KL OFFICE):

  • 43A, JLN PANDAN INDAH 4/6B,
  • PANDAN INDAH, 55100 KUALA LUMPUR,
  • WILAYAH PERSEKUTUAN KUALA LUMPUR.

GET IN TOUCH

  • Email: BOOKING@SUNBRIZTRAVEL.COM
  • PHONE: +603-4288 0128
  • FACEBOOK: SUNBRIZ TRAVEL
  • TERM AND CONDITION
  • PERIVACY POLICIES
  • REFUND AND RETURN POLICIES

© All Rights Reserved By Sunbriz Holidays & Events Sdn.Bhd